新華網成都2月17日電(鄭瑋)2月17日,成都舉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專場新聞發布會,成都市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向進介紹了2023年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工作方向。
向進介紹,今年是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第三個年頭,也是十大工程的深化提質之年,日前,成都市幸福辦在新華網等網絡平臺發布《關于征集2023年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項目致全市人民的公開信》,面向廣大市民公開征集策劃2023年項目。
經各市級部門和區(市)縣政府綜合考慮資金落實、土地保障、建設周期、功能呈現等情況,對征集項目的科學性、合理性進行論證,將市民建議轉化為教育、醫療衛生、全齡友好社會營建、城市有機更新、品質社區創建、人才安居、文化旅游、全民健身、城市交通治理、生態惠民十大重點領域,30類民生事項,533個具體項目,總投資6916.32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907.68億元。
其中,落地開工項目158個,總投資624.67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146.06億元;加快建設項目210個,總投資5433.59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534.43億元;竣工投產項目165個,總投資858.05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227.19億元。
從行業領域來看,教育領域實施高等教育、職業教育、普通高中、義務教育、學前教育等項目63個,總投資504.59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126.81億元,市直屬學校和五城區優質學校新增領辦重點片區學校6所,培育新優質學校60所以上,增加學位8萬個。
在醫療衛生領域,實施公立醫院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、中醫藥傳承創新等項目38個,總投資373.03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74.14億元,新開工公立醫院16所,竣工醫院7所,建設醫療次中心15個、增加救治床位800張。
全齡友好社會營建領域實施養老、托育、特殊群體關愛等項目33個,總投資47.29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9.3億元,規劃建設護理型養老床位4300張,新增托位超1000個,新增特殊教育辦學規模超1000人。
公園城市有機更新領域實施老舊小區改造、老舊片區有機更新、安置房新建等項目114個,總投資2781.88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222.14億元,新啟動片區有機更新項目20個,實施老舊院落改造616個,增設電梯1500臺。
在公園城市品質社區創建領域,實施安全社區、智慧社區等項目12個,總投資9.91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3.12億元,建設消防站9個,實現智慧安防小區覆蓋率達60%以上,完成全市小區供配電設施移交供電公司維修養護60%以上。
人才安居領域實施人才公寓、保障性租賃住房等項目27個,總投資565.84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79.3億元,新籌建人才公寓5000套、保障性租賃住房6萬套。
在文化旅游領域,實施文化保護與傳承利用、高品質旅游目的地打造等項目37個,總投資410.34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90.61億元,建設博物館、圖書館4個,修復保護遺跡5處,打造特色景區21個、特色展館5個。
全民健身領域實施精品體育公園、運動健身設施提升等項目16個,總投資68.77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25.31億元,建設社區運動角100個,持續做好運動場館和設施向公眾開放。
城市交通治理優化領域實施城區道路改造升級、公交效率提升、智慧停車場等項目95個,總投資1160.01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144.32億元,打通“斷頭路”“瓶頸路”9條,新增公共停車泊位不少于1萬個。
在生態惠民領域,實施“錦城藍天”“青山映城”“天府藍網”“天府凈土”“五綠潤城”等項目98個,總投資994.64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132.63億元,生態修復面積超9.5萬畝,新建各類公園68個、天府綠道800公里、天府藍網300公里,完成黑臭水體整治126條。
向進表示,下一步,成都將始終堅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為人民”,把市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,主動創新、真抓實干,持續推進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,確保一批暖心貼心項目落地落實、開花結果,切實解決市民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續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